2023年7月20日星期四
台灣華語樂壇的發展
50年代至60年代的台灣樂壇,當時歌手們演唱的普遍是舊上海時代的曲目。60年代開始中表演型態風靡一時,張琪、謝雷、孔蘭薰、青山、吳靜嫻、美黛、趙曉君、姚蘇蓉、紫薇、餘天、陳蘭麗、楊小萍、尤雅、陳盈潔、楊燕皆是這個時代的台灣歌手,鄧麗君因演唱台視晶晶連續劇主題曲,15歲初出道時首次參加群星會,成為表演節目年紀最小的來賓。群星會的影響力遍及東南亞成為此世代的共同記憶。
隨著電視在大中華地區等地的普及,流行音樂工業也藉助其獲得了新的成長。電視劇繼電影之後,與包括華語流行音樂在內的中文流行音樂形成相互扶持的關係。而流行音樂的傳播媒介也在廣播電台之後又增加了電視這一新媒體。錄音機(收錄機)與磁帶(卡式錄音帶)的流行使留聲機及唱片逐步退出歷史舞台。流行音樂工業也隨之邁向了新階段。台灣女歌手中,流行音樂天后鄧麗君、鳳飛飛、黃鶯鶯、蘇芮是融合其中傑出者,鄧麗君她的音樂風格上接上海時代曲下啟台灣流行樂,不僅是華語流行音樂巨星,也在日語流行音樂、台語流行音樂發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鳳飛飛以獨到表演方式橫貫華語與台語流行音樂,拉近流行音樂與土地及生活的距離,從樂團與美軍俱樂部起家的黃鶯鶯與蘇芮中英雙聲帶紅遍海內外,則是將西洋樂風帶入華語流行音樂的指標性人物;黃鶯鶯專注在唱片製作演繹,以其獨到的品味與唱腔,不斷與新秀合作翻新音樂風格,唱片賣座創作者也受到樂壇注目,為華語流行音樂注入新血;蘇芮打破樂壇溫柔女聲慣例,將西洋音樂中的靈魂撼動揉入國語音樂中,影響力到後輩歌手如張惠妹,那英等,以上四位皆獲得台灣金曲獎終身特別貢獻獎。
70年代在歐美歌曲的熏陶下,出於對音樂的喜好,同時也是填補本土創作的空白,樂壇上湧現出了一批極富創新的詞曲創作者,這其中最為著名的當屬莊奴與左宏元。他們合作的作品,在傳統台灣歌謠和舊上海曲風上均有所突破,因此倍受當時音樂界的矚目。本土創作的起步,也開始帶動了一批歌手的發展,尤雅、葉明德、陳芬蘭、 高凌風等都是當年風光一時的歌手。而當時湧現的劉家昌更是倍受歌迷們的喜愛。“雲河”“月滿西樓”“愛的路上千萬里”均是當時深植人心的佳作。當中劉家昌的創作班底獨領風騷,劉更憑藉培育或引薦多位日後叱吒七八十年代台灣華語樂壇流行巨星,尤雅、鄧麗君、費玉清、甄妮、劉文正、鳳飛飛、黃鶯鶯等,成為不爭的七十年代華語樂壇教父。同時也有李茂山、林淑容等歌手的開始崛起。
80年代的台灣樂壇,是新陳代謝的時代,出現以大批優秀音樂人及歌手,其中以羅大佑,齊秦,王杰、周華健,李宗盛,卓依婷等為代表。到1987年,費翔通過演唱台灣經典流行歌曲紅遍中國大陸,同年齊秦的《大約在冬季》和《外面的世界》也風靡兩岸。而八十年末以《一場遊戲一場夢》出道的王杰銜接了之後的巨星斷層。90年代台灣歌壇,是國語歌曲主導地區,其中以王杰,齊秦,庾澄慶,小虎隊,林志穎、張宇、任賢齊風靡 華人地區。卓依婷(跨越八,九十年代)風靡東南亞,大陸地區。
新世紀成為了創作才子的天下,周杰倫,王力宏,陶喆,並稱“三大音樂才子”以中西結合的形式開創全新曲風 為樂壇注入新元素,引領了整個華語樂壇。其中周杰倫,王力宏,更是將華語流行音樂推向歐美,在國際受到表彰。
2000-2010年是台灣流行音樂輝煌的10年,其他台灣歌手包括周杰倫、蔡依林、王力宏、陶喆、蕭亞軒、張韶涵、王心凌、潘瑋柏、楊丞琳、羅志祥等新興天王、天后崛起;樂團及組合包含五月天、S.H.E、F.I.R、蘇打綠等,無論在獎項和銷量皆取得巨大的成功;馬來西亞及新加坡歌手來台灣出道及發展的蔡健雅、梁靜茹、戴佩妮、孫燕姿、林俊傑亦成為華語樂壇有影響力的天王天后。此時為台灣音樂蓬勃發展時期,其影響力遍及大中華地區。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