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8日星期一

上海妹

上海妹(1909年-1954年9月16日)原名顏思莊,廣東省中山縣人,出生於新加坡,是一名粵劇演員。上海妹的父親是名伶太子友,其夫是丑生半日安,而其兄是班政家顏蝦。她體型弱質纖纖,且有肺病,聲音沙啞,音域又窄,無高無低,絕對唱不有如出谷黃鶯的花旦子喉,卻憑其功架和獨特的唱腔,成為一代名伶,是當時最紅的小生薛覺先和馬師曾的舞台拍檔。上海妹擅演溫柔賢淑的悲劇人物,演出細膩,咬字清晰,自創的反線中板,婉轉幽怨,稱為「妹腔」。 上海妹生於梨園世家,幼從父學,父親是粵班頗有名氣的小生,藝名太子友(又叫公仔友)。上海妹從3歲起跟隨戲班生活。她整天坐在戲台邊看戲,班內藝人都樂意教她演戲,她對每個行當都喜歡學,而且似模似樣,行內人稱她是天生要吃戲行飯的人。亦曾受學於男花旦餘秋耀及女花旦醒醒群,6歲初踏台板,自小已在星馬南洋各地走埠演出。 1930年代初香港粵劇男女同班解禁,上海妹與譚蘭卿一同投身馬師曾組織的太平劇團,演出《龍城飛將》、《國色天香》等劇目。後獲唐雪卿賞識,招攬上海妹及半日安一同加盟覺先聲劇團,與薛覺先合作演出,後更成為劇團唯一的正印花旦,演出劇目包括《胡不歸》、《玉梨魂》、《嫣然一笑》、《前程萬里》、《王昭君》、《藍袍惹桂香》、《西施》、《含笑飲砒霜》等,其中上海妹、薛覺先及半日安合演的《胡不歸》大受歡迎,被觀眾稱為「原裝胡不歸」。 1941年聖誕節香港淪陷,翌年上海妹半日安夫婦演罷明治劇團的班期後,終於有機會離開香港到當時中立的澳門,先後組織或加入國華、國壽年、新馬及好景等劇團演出。不久夫婦兩人離開澳門返回內地,與覺先聲第二小生呂玉郎、呂雁聲成立大中華劇團,以演薛派劇目為主。和平後,夫婦兩人才返回香港,曾參加新聲、覺先聲、覺華、錦添花、麗春花等劇團演出,她的最後粵劇舞台演出為1953年10月為麗春花演出《七星伴月》(紅樓夢),自始一病不起至逝世,享年45歲。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