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1日星期四
叶弗弱Yip Fat-Yeuk
叶弗弱Yip Fat-Yeuk(1905年-1979年)原名叶真光,宝安(客籍)人。20年代后期被马师曾邀入大罗天剧团,1933年受聘为薛觉先的觉先声剧团的正印丑生,在《璇宫艳史》、《三伯爵》等薛氏名剧中有上佳的表现。叶弗弱与胞弟弗愚均为粤剧丑生,他们出身于书香门第,幼年都在香港英文书院读英文,及长则一起违背父辈意愿,投身到社会地位低下的戏行。先在校内玩文明戏(话剧),组织剧社。世纪初,粤剧行中倾向孙中山革命的志士班盛行,叶弗弱即热衷于志士班派生出来的改良粤剧活动。叶弗弱学生时代已是校内演剧的中坚份子,也曾参加广州起义的主要领导人苏兆征领导的“乐乐乐”剧社。其间盛行粤剧改良运动,与伊秋水、林坤山等同属钟声剧社被誉为“新剧钜子”。1936年先后在万年青、义擎天等剧团与白驹荣、靓少凤、千里驹、白玉堂等合作演出了《七十二铜城》、《燕归人未归》等剧。40年代起,叶弗弱晋身觉先声、大罗天、大龙凤等大班担丑生正印。使叶声名鹊起的,却是由他担纲的《十万童尸》,因扮演大奸大恶的屠岸贾一角极为传神,传媒与戏迷即誉他和半日安等三人为“四大名丑”。
虽然没有师徒关系,但行家多认为叶的丑生实源自廖侠怀——木口木面、善冷幽默、伶牙俐齿及唱腔的奇崛等等,无一不是廖派的套路。半日安也学廖,但其嗓音清亮,少了廖的低沉沙哑,在形似方面,叶弗弱似更接近。
戏中的叶弗弱多以市井小民出现,但在民族大义上,1939年底赴美,波士顿、三藩市等埠。饮誉归来不久遇上香港沦陷,他不甘为敌利用,以计骗敌酋得以逃离沦陷区。抗日胜利后,回港与邝山笑,赵惊魂等合作拍电影。
1948年一度加入大龙凤剧团与冯少侠、秦小梨、黄新雪梅等合作。建国初期在碧云天及新华剧团与薛觉先、邓碧云、陈艳侬等合作演出《吴宫范蠡西施》,《陈后主怒投臙脂井》等剧。
50年代曾组义擎天、平安剧团与蒋世勋、徐人心、文玉峰、叶弗愚、黄新雪梅等合作,演出《张古董借妻》《佛山祖庙》《tang人石》等剧。以官衣丑戏见长,其成名之作是《石湾童户》中饰演屠岸贾一角。
60年代后在佛山专区粤剧训练班任主任及佛山专区青年粤剧二团任团长。1965年退休,他是广东省剧协理事,叶弗弱于1979年与世长辞。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